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最能生的省份”话题引热议:中国未来城市拼经济,就是拼人口?

时间:2023-04-06 22:02:56来源 : JonWe

关于人口,生育,还有孩子的话题,在2023年的当下,成为了前所未有的热点关注话题。

生孩子这个事情,往小了说,是一个个家庭传宗接代,财富和资产传承的重要选择,进一步来看,直接关联很多城市和地区的生存和发展,往大了说,甚至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

但现实情况就是,因为复杂多元,很多原因的综合作用之下,中国这个国家的人口和生育问题,在2022年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


(相关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人口的最新数据如下:

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

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当然,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实际上只是起到了催化加速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这一点要明确。

中国人口见顶回落的趋势和到来,是符合现实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当下的生产力关系的必然。

规律是规律,但是这让享受了过去几十年人口红利,也凭借所谓人口红利实现了发展的中国和很多中国人,因为人口负增长的事实到来,而难以接受。

关联人口和生育话题,就成了2023年以来,自上至下,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这很现实,也很行情,有些东西,拥有的时候永远不会觉得需要珍惜,但是一旦有明显失去可能的时候,也就该急了。

人性和历史,都是旋转的陀螺。

当然,有问题解决问题,国家层面不断从人口政策和宏观调控的角度进行调整和放松,转向意味非常清晰明显,各路专家学者,不论对错,也积极建言献策,出谋划策。

不过人口问题一直是困扰全球国家和经济体,关联城市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终极问题。

中国那么大,相比于无视或者批判,更有意义的思考方向可能是如何根据各个城市不同背景,真的做到提高生育率。

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各省份陆续发布2022年统计公报,对外披露最新常住人口及出生率数据。

“中国哪里人最爱生孩子”的答案,通过统计数据,给了出来。

当然,这个答案可能和绝大多数人认知和想象,有不小的差异,同时,藏在中国不同省份生育情况的背后,还有一条关于经济和发展的重要主线。

1

中国哪个省份最能生,或许答案超出绝大多数人的认知

根据各省公布的年度统计公报中,关于出生人口的统计数据,有媒体进行了梳理和对比:

情况如何,一目了然:

在各大省份中,广东以105.2万的出生人口规模,连续5年蝉联全国第一生育大省。

广东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出生人口破百万的大省,以占全国8.9%的常住人口,贡献了11%的出生人口,足以称得上“最敢生”的省份。

不仅如此,广东还是全国自然人口增长最多的省份。

以“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来衡量,广东2022年自然人口大增42.2万人,在全国遥遥领先。

与人口大省、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更能看出广东的生育贡献之大。

同为全国TOP5人口大省的山东、河南、江苏、四川,2022年出生人口分别为68.2万、73.3万、44.5万、53.5万。

而在几年前,山东、河南年度出生人口一直都在百万级以上。在全面放开二孩之初,山东更是触及177万的高位,如今这一榜单上只剩下了广东一省。

与发达地区相比,广东的人口生育格局显得极为醒目。

数据显示,长三角的江浙沪“包邮区”总人口规模高达1.76亿人,为广东的1.4倍,但出生人口合计仅有96.5万人,不及广东一省的体量。

从出生率来看,2022年,广东人口出生率达8.3‰,而整个长三角出生率最高的安徽仅为7.16‰,江苏、上海两地更是降到了5.23‰、4.35‰。

出生率不断走低,而与老龄化直接相关的死亡率维持在高位,由此导致长三角自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只有浙江自然人口微增,江苏、上海、安徽全线负增长。

中国有句俗话“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如果加上生孩子的数据,或许还得为广东省加上一句“全国最能生,人丁好兴旺”。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经济越发达,生活越富裕,社会越开放,观念越进步,生育意愿就越低,这在发达国家如此,在发达城市也是如此。

又富又能生,广东怎么做到的?

广东这么能生,首先和它的人口基数与人口结构密不可分。

广东本来就是全国人口第一省。

2007年以来,广东已连续14年常住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

而且,广东的常住人口还在快速增加,发达的产业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从广西、湖南等地来到广东。

截至七普,广东全省有1.26亿人,人户分离人口就超过了6000万,占了全省人口的近一半。2010-2020年,广东常住人口增量达到2170.9万人,比排在第二的浙江的两倍还多。

人多,出生人口自然也就多了。同为人口大省的河南与山东,出生人口也仅次于广东。

除了人口优势,广东传统的生育文化也在发挥着作用。

比如潮汕地区的外来人口虽然不算多,但这里依旧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宗族制度,人们还普遍遵循“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

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发布的《潮汕地区人口计生工作专题调研报告》显示,潮汕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广东省的3.3倍。

这其中,出生率最高的汕头,2021年出生率更是高达13.2‰,在广东各地级市中排行第一。

2022年,广东更是取消了生育登记审批,无论生几胎,都不再有明确的限制和处罚,进一步减轻了有生育意愿的群体的负担。

当然,客家,广府,就算比不过潮汕地区,但是其实对于生孩子这件事的积极性,放到全国去比,都算得上出类拔萃的积极的。

这个只要是去过广东,了解广东就不用多解释。

就连最年轻的城市,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平均学历同样也高的深圳,也是生娃积极。

广东作为中国GDP第一大省,算得上是又富又能生。

结论很清晰,数据不骗人:中国真正最能生的地方应该是广东省。

广东省无论是出生人口,还是自然增长人口,都位列全国第一,而且是断层领先。

2021年,广东的出生人口达到118.3万,是全国唯一一个全年出生人口突破百万的地区,相当于中国每11个新生儿,就有一个是在广东。

广东用事实证明了,不是越穷越落后的地方才喜欢生孩子,富裕发达,一样也能人丁兴旺。坐拥两个一线级别的头部城市,还全国最能生孩子,广东的潜力,还真不用过多贴金包装。

这或许对于很多分析研究中国人口和生育问题的观点,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

29省份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17省份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

广东能生,但是不代表全国能生,2023年各省的数据里面,各省人口变化的情况,很有看头:

4月1日,吉林省统计局网站发布《吉林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过梳理发现,目前至少已有29个省份公布了去年末常住人口数据。

其中,17个省份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12个省份为负增长。

2022年17个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的省份中,

浙江增量达到37万人,

湖北、安徽增加14万人,

江西增加10.58万人,

江苏、广西的人口增量均为10万人,

海南增加6.56万人,

贵州增加4万人,

云南增加3万人,

甘肃、四川、陕西增加了2万人,

内蒙古增长1.17万人,

福建、青海增加1万人,

重庆增加0.9万人,

山西增加0.88万人。

已知的12个常住人口负增长省份中:

辽宁减少32.4万人,

河北减少28万人,

吉林减少27.68万人,

广东减少27.2万人,

黑龙江减少26万人,

湖南减少18万人,

上海减少13.54万人,

河南减少11万人,

天津减少10万人,

山东减少7.2万人,

北京减少4.3万人,

新疆减少2万人。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生育率和常住人口,实际上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生育率的高地,决定的是能不能生,愿不愿意生的情况;

而常住人口的变化,则一定程度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举个例子大家就能知道,山东和河南也是人口大省,但是不一定生育率高,只是人口基数高。

广东2022年常住人口的减少,原因大家也知道,就是疫情导致的返乡。

常住人口的增减变化,对应的是经济吸引力。

而生育率,则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和潜力。

进一步来看,经济和机遇看常住人口,基础和潜力,看生育率。2022年因为疫情的特殊性存在,所以导致了全国范围的常住人口情况,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3

趋势研判:接下来,中国城市之间拼经济,又要开启新一轮“拼人口”?

2023年,是国家定调的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启动关键年份,全国各省各城市,新一轮拼经济,其实早已开始发力。

城市之间实力的比拼,又何尝不是在“拼经济”?

拼经济,首先拼的是人。2023年,很多宏大叙事,很多宏伟规划,面对中国人口正式进入存量转折阶段的现实,也不得不回归到最基本的拼人口逻辑上面来。

毫无疑问的是,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绝对不会有错。事实上,疫情更加让中国人看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衰落各种矛盾就会涌现,这其实也是很多国家的经验教训。

所以,2023年最先全国范围启动抢人的城市和地区,基本上都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特别是珠三角,就是广东省,自己又能生,还积极出门抢人口,抢人才。

有些地方经济好,而有的地方经济不好,是真的有原因的。

什么产业升级,什么经济规划,实际上最终还是要回到人口来实现的。

人口出生率、人口基数、人口增量,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全方位且深远的影响

长线价值来看,人口充沛的城市,才更有活力、更有未来。

2023年,疫情扰动经济的影响必然消退,新一轮城市间的经济竞争早已开启。

就从当下生育率的情况来看,基本上一条和经济走向契合的主线是非常清晰的:

生育率高低,体现城市的经济底气和潜力;

常住人口增减情况,体现的是城市经济吸引力和活力。

普通人,如何和趋势为伴,迎合时代发展?

中国眼下的人口形势无疑是严峻的。但是基数放着,对于中国国家来说,还有空间和时间可以去调整和扭转一些趋势。

但是对于微观个体,普通群体来说,对于时代趋势,是需要顺应和契合方向,才能获得发展的。

2023年接下来,无论是投资,创业,择业,甚至是定居,在城市选择上面,对于普通群体而言,一些重要的趋势信号,是需要敬畏并且认知的。

文章最后,基于上文的分析和讨论,谈几点个人的思考观点:

1,以房地产为例:人口红利刺激经济,居民收入上涨,消费升级带动住房需求,这是一条轨迹链。

所以,2023年,真正决定一些城市的房价走向,出生率走向,是一个关键的核心因素。

生育率变化,是一个城市经济潜力的基本面关键。

有些城市的房价,经历2022年生育率低迷,叠加常住人口随着全国疫情防控调整以后出现的持续流失,实际上就算当地政府如何政策托底,到2023年包括后续来看,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的想象力。

留不住人,引不来人,本地人也不愿意生,具备这样特征的城市,实际上不管搞什么产业规划,经济宏图,难度都高很多。

2,中国人口基数摆着,生育率问题也不均衡,在人口问题上,对国内经济来的最快的影响,是婴幼儿和生育关联的领域。

不能说面对生育率问题就混淆现实和放大焦虑,年年不再18岁,年年都有18岁的道理懂不懂?

这一点,对于投资领域来说,非常重要。

3,短期对于能够保持高生育率的省份和地区,要坚定看好,并主动选择。

中期要看的就是常住人口的增量,如果是常住人口没有极端情况下都在流失的城市和地区,就不要去碰运气了。

长期来看,人口数量和走向,才是直接决定经济想象力的关键。

不谈什么宏观大词,人口充沛的城市,才更有活力、更有未来。

没有人口,不谈未来,没有生育率支撑,就连当下,都值得警惕。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