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举行:赵东元获科技功臣奖,四项特等奖“出炉”

时间:2023-05-26 15:19:16来源 : 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沈昊5月26日报道: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26日)上午举行,共授奖316项(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教授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56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47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182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18项成果获科学技术普及奖,日本籍专家和田章、以色列籍专家伊塔玛尔·威尔纳获国际科技合作奖。四个项目同时摘得特等奖,包括2个项目获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个项目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个项目获科学技术普及奖特等奖。

市科技奖励中心分析,2022年市奖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激励基础性原始创新;二是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是突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持续强化科技奖励导向作用。


(资料图片)

其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获奖数量有比较明显的增长,56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比2020年增加了11项;47项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比2020年增加了14项。授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占比分别达到18.5%和15.5%,高于前5年均值(12%和11%)。

科学技术奖评审组增设重点产业创新组,针对本市企业牵头的三大先导产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科技成果,单独设组、单独提名、单独评审。三大先导产业领域今年共有30个项目获奖,包括生物医药领域获奖11项,集成电路领域获奖10项,人工智能领域获奖9项。

从评审结果来看,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发现、具有重大原创性的技术发明、具有重大经济社会价值的产业新方向、以及提高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科技功臣奖、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以及特等奖、一等奖等高等级获奖项目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赵东元院士带领复旦团队,聚焦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研究,在国际前沿领域取得领先的研究成果。交大王宇晗团队解决的是高端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卡脖子”问题。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院士领衔的高活性骨修复体项目解决多类型骨修复难题,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张文宏教授致力于老百姓能听懂的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与健康生活科普,对帮助民众用科学知识抵御病毒,控制新冠疫情都起到了非常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科技功臣赵东元:在微观世界里“造孔”

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1998年,35岁的赵东元结束了在美国的博士后工作,来到复旦大学任教至今,20多年来始终专注功能介孔材料研究,是该领域领军人物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赵东元院士(左)在实验室

介孔材料是指孔径在2-50纳米之间的多孔固体,在能源、环境、健康、信息、安全等领域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赵东元自称“造孔之人”,“相当于拿个凿子,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研究多孔材料多年,他养成了一种职业病——平时但凡看到什么材料,他都想把它打成孔。各种“异想天开”,也成为他科研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赵东元教授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新思想,创制了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实现了介孔碳材料规模化制备,开发了介孔碳基超级电容器储能器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了“酸碱对”理论,发明了19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介孔分子筛材料(FDU系列),搭建了中试和产业化创新平台,开发的微-介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在重油加氢裂化应用中各项性能指标超过国外高端产品,已在齐鲁石化56万吨/年装置上实现工业化应用,有效满足了国家需要。

赵东元教授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800余篇,论文被引超过13万次,h指数179(Google Scholar),连续多年(2011-2022)被列为全球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获得很多国内外重要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等。赵东元教授始终坚持教书育人为本、重视知识的传承,已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百余名,为国内外学术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解决航空航天大型曲面精密加工难题 镜像铣削技术铸造大国重器

高端装备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2022年度上海市奖聚焦“高端装备”领域,一批优秀技术成果为促进上海相关产业加快实现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其中,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技术和装备”,获2022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飞机蒙皮和火箭燃料贮箱箱底是承受飞行器荷载、决定飞行器安全可靠的关键零件,属于大尺寸大柔性超薄曲面,“像飞机蒙皮这样的柔软零件,和鸡蛋壳厚度差不多,无法采用常规机械铣削加工,我们的项目解决了飞机火箭超大超薄曲面精密加工难题。”项目第一完成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宇晗教授介绍,“飞机蒙皮经镜像铣削加工后,最薄处壁厚仅相当于8根头发丝直径,大大突破了传统机械加工的极限。”

蒙皮镜像铣削加工

什么是镜像铣?王宇晗教授用镜子作比喻,“飞机蒙皮就像一个镜面,需要通过专用设备镜像同步协同控制完成铣削加工。”但要两者保持准确的同步运动绝非易事,“相当于一个足球场上两个运动员的运动轨迹要完全一样,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稍有不慎就可能将蒙皮工件铣穿。“我们团队通过艰苦钻研和开发,终于解决了镜像铣的高可靠性加工难题,将铣穿工件的出现频率从几乎每天出现降低到3年来都不出现一次,大大提升了镜像铣机床应用的可行性,用户终于敢放心地使用镜像铣机床去加工自己的贵重工件。”控制技术负责人姚彬回忆道。

王宇晗教授领衔的项目团队历经十几年研究,实现了高端工业母机在大空间高精度关键指标上的提升和共性技术的突破,解决了航空航天超大超薄曲面精密加工难题,有力支撑了我国大飞机和空间探索事业的发展。项目同时获发明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15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团队成为全球掌握镜像铣技术的三个研究团队之一。

瞄准骨修复临床难题 “载生长因子”项目惠及30万例病患

近年来,因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骨损伤患者数量巨大,在骨修复过程中,骨生长因子对于骨愈合起了主要作用,但其来源要从动物骨组织中提取,不仅含量低、纯度低、提取工艺复杂,而且存在动物病原体感染的风险。如使用国外的基因工程重组技术,也因为成本高、产量低而存在着大规模生产方面的困难。此外,体内环境复杂,生长因子也容易失活。

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院士

瞄准骨修复的临床难题,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院士领衔的项目团队潜心于高活性骨修复材料的研制,历经20余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创新了多项关键技术,获得了优异的临床效果。在最新公布的上海市科技奖励项目名单中,以华东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由华理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载生长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创制及临床应用”项目获2022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据刘昌胜院士介绍,该项研究打破了国外在高端骨修复材料上的技术垄断,针对国外技术路线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创新生物制造方法,设计了原核表达系统,发明了高活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规模化生物制造新方法,制备出高纯度、高活性的rhBMP-2,并实现量产,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该项技术生物相容性好,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批国内第一张此类产品注册证,产品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五分之一左右。目前,该项目组研发的相关产品已在全国800余家医院累计使用超过30万例。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