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水口街道去年工业产值排名惠城区第一

时间:2023-08-29 11:41:33来源 : 今日惠州网

原标题:  


(相关资料图)

水口街道围绕“产业新城、品质水口”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

去年工业产值排名全区第一

夕阳西下,沿着水口街道万年村的柏油路驱车,沿路的房屋错落有致,村道干净整洁;田野对面,东江湾产业园高楼林立,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施工工地吊塔林立……“百千万工程”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现实途径,水口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李文军介绍,今年以来,水口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围绕“产业新城、品质水口”、助力“四个惠城”建设目标,坚决扛起‘工业强街’担当,冲刺工业总产值五百亿目标,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重大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工作高质量发展。

水口街道鸟瞰图。

产业经济“排头兵”地位日益凸显

8月,骄阳似火,东江湾产业园内信利康·乐创城三期等多个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作为惠城高新园的核心园区,东江湾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惠湾高速(惠城段)、江滨路、水口大道北段等市政道路土地征拆和设施建设工作有序进行,园区面貌日新月异,一派发展正酣景象。

产业平台是承载大项目的综合载体。随着园区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好项目落户。李文军介绍,近年来,水口街道先后引进了信利康·乐创城、高盛智谷、中南高科、TCL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进驻,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等产业集群在水口加速形成。

“大交通”“大平台”带来“大产业”,也为水口街道带来了发展新机遇。水口街道启动以工业为主动力的经济引擎,把精力、人力、物力优先配置到园区建设上,加速推进重点基建工程和工业项目建设。

同时,为了保障项目建设进度,水口全面发动街道、村、组三级党员干部作为土地收储的冲锋员、战斗员、宣传员,妥善解决历史征地遗留问题,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交地及重点项目动工建设,做到“地等项目”。

“坚持‘市区一体’理念,在项目建设的强势拉动下,推动水口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新突破。”李文军介绍,2022年,工业产值243亿元在全区各镇街中排名第1,占全区工业产值1/3,工业经济“主战场”、产业经济“排头兵”的地位日益凸显。

水口街道“东江湾畔·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去年17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

以万年村为起点,全长约30公里的水口街道“东江湾畔·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日前建成。这是惠城区大力推进建设的两条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之一,也是水口街道推进“百千万工程”、提升美丽乡村品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百千万工程’重在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李文军介绍,水口区位优势明显,道路交通便利,农业资源较丰富,在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可腾挪的空间、可挖掘的潜力较为广阔。

以该示范带为例,其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核心,把东江湾产业园区与农业龙头企业、东江边的革命老区村串联起来,将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多维融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产业聚集效应不断释放。

李文军介绍,近年来,水口街道充分利用东江湾产业园产业、人口聚集作用,引导企业通过订单收购、综合服务、租用土地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就业,让村民腰包真正“鼓起来”,推动镇村经济全域发展。2022年底,水口17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目标。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水口还通过“党建+美丽村庄建设”的“巧融合”,深化“党支部带头、驻村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的“三带头一参与”模式,全力创建姚村村、樟霞村和新民村等3个精品村项目,催生水口乡村美丽“蝶变”。

2025年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我们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坚决扛起‘工业强街’担当,冲刺工业总产值五百亿目标。”李文军介绍,水口将持续深化“市区一体”理念,抢抓“丰”字交通、东江湾产业园等机遇,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紧盯省、市、区重大战略规划布局,积蓄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后劲,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极。预计2025年,水口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为此,水口将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在党建方面,以“党建+网格+治理”模式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预计到2025年,打造“党群便民服务站”3个以上、“党员红色驿站”及“红色物业”示范小区4个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配合做好惠湾高速(惠城段)、机场路、江滨路、水口大道北段等市政道路土地征拆和设施建设工作,进一步畅通水口交通路网,营造浓厚的营商环境氛围。同时,配合完善辖区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为企业吸引与留住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水口”。

充分发挥园区建设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全面激发各区域内生动力。预计到2025年,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7个以上,打造农业品牌10个以上。

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邓惠婷 通讯员梁晓婷 彭丰鹏 温伟成 邓宇倩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